close

  現在的我每天都圍著小遙轉,會累但不是苦;每天都很希望能睡個好覺,雖然總是沒睡飽,但醒來還是對著她笑


  是小遙讓我成為媽媽,成為媽媽後更不只是媽媽。


  學習要以小遙的立場想法看待她的一舉一動,轉身又要以媽媽的角度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對她有所幫助。


  有時更要想著她這麼做被爸爸知道了會不會被罵,該怎麼和爸爸解釋小遙為什麼會這麼做,我為什麼會讓她這麼做,或是為何引導她那樣做。


 


  之前她半夜常常醒來二到四小時不等,在母乳協會的討論區爬文後,才發現可能是白天玩不夠,電沒放完才會在半夜起床玩


  改變和她遊戲的方式及型態,多陪她玩動態的遊戲,在唸書時也順便帶她認識書上除了主角以外的各種小東西,讓她眼手及腦都有得運作。


  用了這方法後,除了有時當天活動量不夠還會半夜起來放電外,多數日子的夜裡我們都比較好睡了。


 


  不然總是睡眠不足又要在半夜陪她玩,不只累還會動怒,然後就容易和森山起口角,本來是不怎樣的事,看在眼裡聽進耳裡就是不舒服,怎樣就覺得他在找碴,二人就吵起來了!


  這樣的衝突久了影響二人情緒,也使小遙很容易不安,實在很不好,說到底,好的育兒方式有助全家和樂!


 


 


  今天中午吃完飯後照例她又要看書,原先說好玩一下遊戲再看一本書就要去洗澡,結果她看完一本還要再一本,拗不過她只好再看一本,一本結束了她還要再去拿,我就跟她說:「妳自己看,媽媽先去準備要洗澡的東西。」,她不依的唉了幾聲,我想了想換個說法:「那我們一起來準備要洗澡的東西,妳去拿尿布和要帶進浴室的玩具,娃娃和書不可以喔!」


  她就乖乖的去拿了一片紙尿布擺在平常穿衣服的地方,又到外面拿了一個玩具準備要帶進浴室。


  我才發現,她最想要的是和媽媽一起,不只是想要看書玩遊戲而已。


 


  之前總是在自己要忙別的事情時要她自己玩,有時她會乖乖玩一會兒,但沒多久就又來腳邊繞,她希望媽媽再怎麼忙也能注意到她吧!


  


  最近買了二個按了會有音樂的玩具給她,她一開始很喜歡自己拿著,但一二次玩下來發現,我每次把玩具塞給她玩,轉身就去忙東忙西了,後來要把玩具套在她身上(怕摔壞)她硬是不要,要收起來她又是不肯,我只好把玩具放在我身上,她想到時會來按她喜歡的音樂,她忘了來按就換我按想聽的音樂(不然她老是按那一二首,聽到快瘋了@_@)。


 


  這篇要說的是育兒壓力,通常所謂的壓力多數是他人給的,像我之前提的因為牙醫說的話,造成我的壓力,我再對小遙施壓


  這樣對大人小孩其實都不好,最近我又有了新的壓力,不過來源是我爸媽,幾次的視訊下來,我爸媽老是說小遙怎麼還不會講話,要我多和她說話,要怎麼怎麼做……


  也還好是自己爸媽,我聽了比較不那麼反感,也說該做的我都盡力了。


  大部份的時間我能說話的對象也就只有小遙而已,不跟她說話我要跟誰說呢?


 


  我相信孩子的發展是超乎大人所想像的,只是每個孩子的時間都不同。


  我們幾乎沒有和附近的人有所接觸,也不知道同齡的孩子會什麼不會什麼,所以我們沒得比


  沒得比較是好事,人只要和自己比就好。


  所以小遙只要有新的進步我就好開心,森山下班回來也會告訴他小遙今天做了什麼新鮮事,孩子的進步是父母的喜悅。


 


  雖說大部份的人都是基於關心才開口說些什麼,但聽在父母的耳裡有時並不是那麼好受。


  尤其是像我這樣整天和孩子相處的媽媽,好像孩子哪兒不好就是媽媽的錯一樣。


  當然說話者不是責怪,但話說出來對媽媽就是一種壓力,要是媽媽正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時,這樣的壓力很有可能使一位盡全力的媽媽崩潰。


 


  媽媽要瞭解孩子在每個階段成長會有什樣的狀況,該如何因應;在面對外來詢問時也能有自信並從容的應對,告知孩子的一切是父母的責任,您的關心好意我們收下,但孩子的教養還是我們自己來就好!


  爸爸和媽媽皆要有此堅定的想法,不隨外界的言語左右自己的育兒方式,而是在親子互動中找尋最適合彼此的平衡點


 


  我之前有說過買了一套三本的育兒書,我買的是日本版,中文書名是《教出耀眼的孩子》,出版社:如何出版社。


  不過中文版好像只出了一本,很可惜。


  裡面的內容不只是針對育兒,也提到了父職對媽媽及孩子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
 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,只是媽媽懷胎十月再用盡全力將孩子生出來,我想光是這一點,天下所有的爸爸就都應該更努力分擔媽媽的辛勞。


  如此一來母職的壓力可以小一些,一家之主很重要,一家之煮也不可少啊!


 


  上面那本書當父母的要看,還沒當父母或是準備要當父母的也要看,好的育兒方法不只對孩子好,應用在夫妻相處之道也很不錯喔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般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