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我是在遇見死亡後才想談戀愛的


  那時24歲,在之前的四年我總是對周圍的人宣告我是終生單身主義者,雖然現在我還非常懷念以前的單身生活


  單身者擁有最大的資產就是自我及自由。


  當然也不是每個單身者都能有那樣的資產,不過我很幸運,二者皆有。


 


  其實在那之前也見過不少死亡,有血親的長者、家裡的愛犬,死亡不那麼陌生,卻也不是太熟悉。


  當初我爸的爸走得很突然,但那時對這久久見一次面的老人家實在沒什麼情感可言,倒是我娘對當年很嚴苛的公公的離世很是傷心,她說畢竟是有相處好一段時日的長輩了,縱使當年再怎麼不好相與,人心是肉做的,當然會難過。


  我靜靜的看著阿爸和阿母的傷心,對自己的無動衷絲毫沒有任何愧疚。


  親戚間當然有耳語,不過爸媽卻也不會要我們(好吧!姊妹們通通被我拖下水)做什麼應付場合的假悲偽痛之類的。


 


  之後阿爸的娘也離開了,令我比較感慨的是,阿媽最後這段路走得很辛苦,因為老伴先走而獨留自己一人的緣故吧!


  總是難得看到她笑,而又有病纒身,最後的最後離開真的是種解脫。


  阿爸當然也知道阿媽是解脫了,只是心中還是有不捨吧!


  阿母則是很虔誠的唸經迴向給阿媽


  這次我衷心祝福阿媽一路好走,病痛帶給她的折磨真的太多太多了。


 


  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,但當生命正當耀眼時,如何能夠承受突如其來的重病呢?!


  24歲的生命,因血癌而消逝了。


  我接到這消息時怎麼也不能相信,當年在校園內一同上課一同嬉鬧的她就這樣離開了。


  就在我以為人生還有無限可能時,她已結束這世的旅程,走上我所不知的方向。


  那陣子我滿腦子想的都是生命怎會是如此


 


  我去買了書來看,那時正好是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登上熱門榜時期,另外也買了《西藏生死書》。


  《西藏生死書》的內容很廣博,是修心的書,我到現在都還在看。


  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的內容讓我對自己堅持的單身想法有了改變,要知道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,唯有好好的去經歷,自己活過了才知道。


 


  我算是個愛聊天的人,以前也因為工作的關係,常有機會和各年齡各職業的人聊天。


  在家裡,有時間的話我也會和來家中坐坐的叔叔伯伯們聊聊


  有一陣子我問了一個問題,人為何而生?


  記得一個叔叔是回答:這個問題很深,很難得妳這樣的年紀會想這問題。這位叔叔也沒答案。


  另一位叔叔是說:我的父母把我生下來,我們就這樣長大,成人後就為了生計打拼,成家後就為了家庭打拼。一切好像也很理所當然。


  他們都很訝異我的問題,不過他們也都以很正面的方式鼓勵我去找自己的答案。


  阿爸那時在一旁,他也只是說:妳們(指我家的孩子)將來會怎麼樣,我們做父母的也無法預知,只有靠妳們自己去摸索了。


 


  原來,我的長輩活了大半輩子,也無法知道人為何而生。


  但他們都是很努力的為了生活而生活,這應該也足夠了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般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