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天又要來個沒啥用的日文教學。

お菓子(おかし)--零食 

交換(こうかん)--交換

 

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,不過譯成中文的話,動詞要放到前面,就是「交換零食」的意思。

 

再來,お菓子和おやつ的差別是什麼?

https://gimon-sukkiri.jp/oyatsu-okashi/

(這個網站的解釋比較簡潔又淺顯易懂,但裡面把未時的時間段寫錯了...)

簡單來說,お菓子就是我上面說的零食(或稱零嘴)。

而おやつ是指餐與餐之間的點心,用現在概念來說,可以說是下午茶。

 

おやつ的起源要從江戶時期說起,當時的時間表示和中國古代相同,以十二支表示。

お八つ指的就是未時,下午一點至三點的時間帶。

這個有個很可愛的江戶時代時間表可以看:https://www.jcwa.or.jp/kids/hatena-4-3.html

 

江戶時代以從事體力工作的農民居多,因此有了下午補充能量的時間,當時以飯糰(おにぎり)居多。

這個習慣在時代演變之中留了下來,形成下午點心時間。


前面用「下午茶」是我個人超譯,日本要吃下午茶(ティータイム),是指講究的英式下午茶。

 

好了,今天又是前言超級無敵長...

總算要進入正題了!

 

標題是交換零食,不是午後點心,別誤會。

 

馬上又要到每年一度巧克力分發大會,這日子不只是什麼本命或義理,還有「交換」這鮮為台灣人所知的類別存在。

 

記得小遙幼稚園左右開始,每逢遠足或什麼節日,交換零食是必備項目之一。

平時孩子們是不能帶零食到校的,所以遠足這種外出的機會就是分享各自喜歡的零食的交流會。
(據我所知到不能帶零食是到國中為止,高中不得而知,小遙的學校沒禁)

 

萬聖節敲門討糖果算什麼,路上遇到就是人手一袋零食互相確認,「這個你有沒有,沒有我跟你換那個」,這樣的場景。

聖誕節也差不多,大人主辦的活動的話,那可能是交換禮物,孩子們還是最愛交換零食。

情人節是什麼?當然還是交換零食啊!!

只是情人節會以巧克力類為主。

 

昨天,小遙跟我說最近沒什麼作業了(她熬了兩個晚上,險險完成兩項作業),這個週末她想做餅乾。

聽說很多同學都有預定要手作帶去學校發,她也很想參與。

 

給我看了食譜,沒很難,不過一顆顆要搓圓圓,比較費工吧...

嗯,妳想做就做。

 

不過我可能要先安排好週末吃什麼,她不知要在廚房忙多久...

 

她澄清說這不是交換零食,只是大家做了帶到學校分享。

我說大家分一分,最後不也等於是交換。

而且可能還要帶一個空盒子去裝同學的,要記得。

 

這麼說起來,小翼很少在外面玩,所以他很少參與這樣的集體課後活動,反而是小遙小學時,我還會帶著他陪小遙出門這樣玩。

孩子,你這麼宅真的沒問題嗎?

 

這個週末,買個巧克力點心吧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般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